2017年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简称“双新”)实施以来,尤其是2020年入选普通高中“双新”实施国家级示范校以来,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简称“人大附中”)对照教育部关于示范校建设工作的文件要求,对标《人大附中新课程新教材国家级示范校建设工作三年规划》的建设目标与建设任务,扎实推进“双新”建设工作。学校在“构建五育并举的学校课程体系”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建构“一核·两翼·三层级”的学校课程体系,充分实现学校整体育人功能,深化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一、对标政策,找准问题,明晰课程建设理念《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校)建设指南(试行)》将“构建五育并举的学校课程体系”作为示范校建设的首要任务,明确“基于前期已有改革基础,结合学校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五育并举的学校课程体系,为不同发展方向的学生开发提供多样化有选择的课程。开齐国家规定的课程,开足国家规定的课时。鼓励与中等职业学校课程互选、学分互认、资源互通,积极进行普职融通的探索”。在认真研读政策要求的基础上,人大附中系统梳理普通高中课程建设的历史脉络,厘清了学校课程建设的已有基础和存在的问题。历经30余年的发展,人大附中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课程体系:必修课程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方案,纲举目张,基本覆盖五育要求;选修课程在国家课程方案的指导下,基于学校特色和教师学术倾向,呈现百花齐放的景象。但是,对标“双新”示范校建设要求,学校课程建设仍存在若干亟待改进的问题:一是构成学校课程体系的层级结构、功能类型及课程名称等关键要素略显杂乱,各门课程之间的横向关联与纵向进阶不甚清晰,不同形态的课程组织未能相互协调,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学校整体育人功能和价值的充分释放;二是部分校本课程的内容设置存在随意、松散的现象,校本课程数量众多、内容庞杂,未充分考虑国家战略发展需求,未突出学校特色发展需要。深刻认识到学校课程建设的不足后,学校成立课程建设专项小组,基于多次调研与深度研讨,首先明晰了学校课程建设的基本理念:一是聚焦“五育并举、融合育人”的“双新”示范校建设要求,优化学校课程体系顶层设计,增强学校课程结构的系统效应,提升课程的整体育人价值;二是综合考虑国家政策导向、学校特色发展需求、师资和生源基本状况,统筹规划课程内容及课时设置,实现学校课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夯实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秉持上述基本理念,课程建设专项小组对各类问题的成因进行深刻剖析,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优路径和最佳方案。二、整体规划,顶层设计,迭代升级课程体系人大附中的育人目标是“全面发展+突出特长+创新精神+高尚品德”。这16个字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是一致的。立足新时代,以高质量发展为旨归,学校进一步阐释育人目标的新内涵: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以全面发展为基础、以突出特长为重点、以创新精神为引领。紧扣学校育人目标,对标“五育并举”的“双新”示范校建设要求,学校对课程体系的迭代升级进行顶层设计。一是对已有课程体系进行系统性调整和优化,重点解决分类分层问题;二是对现存所有课程进行全面审核,重点关注名称规范、属性界定、内容整合及学段衔接;三是按照优化后的课程体系结构,分类分层排布审核规范后的各门课程。如此“三步走”之后,基本完成了人大附中课程体系的又一次迭代升级,正式构建了“一核·两翼·三层级”课程体系3.0版本。“一核”,即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核心,这是构建学校课程体系的根本立足点。我们始终把立德树人放在首位,秉持“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科育人”的基本原则,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立德树人已经在学校办学目标、办学思想、培养目标、课程建设、教学管理、课堂学习、学生发展指导等方方面面得到生动诠释和落实。“两翼”,即学科课程群和跨学科课程群,是落实学校育人目标的重要载体。当前,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的目标追求,将单门课程发展为课程群成为学科课程提质增效的重要途径。依据国家课程方案的规定,人大附中构建了13个学科课程群,分别是语文课程群、数学课程群、英语课程群、思想政治课程群、历史课程群、地理课程群、物理课程群、化学课程群、生物学课程群、信息技术课程群、通用技术课程群、艺术课程群、体育与健康课程群等。在做强、做优学科课程群、保障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的同时,依托多年累积形成的丰富的活动资源,着眼课程育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人大附中积极探索不同样态、各有特色的跨学科课程群,以学生特定的素养结构为目标,以发展理念为统领,以跨学科主题为线索,对性质相近或者关联的课程进行整合、优化、重组,从而充分体现课程的整体育人价值,形成结构清晰、内在一致、彼此衔接的课程组群。学校跨学科课程群包括作为国家课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劳动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人工智能课程群,以及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的特色跨学科课程(群)系列。“三层级”,即根据课程功能将“两翼”课程群分为基础类、拓展类和提升类三个层级。基础类课程是全体学生必修课程,旨在实现全体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拓展类课程的主要功能在于开拓学生学习视野、促进个性发展,面向全体学生任选;提升类课程,包括学科优长课程、大学先修课程、大中衔接课程以及体艺竞技课程等,旨在最大限度满足不同学生的优长发展和特殊需求。无论学科课程群还是跨学科课程群,都遵循“基础—拓展—提升”的功能层级划分来规划各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每一门课程都力求准确定位,保证在每一个功能层级上都有相应的若干具体课程支持。“一核·两翼·三层级”的课程体系,既指导各教研(备课)组以此为依据不断调整、优化、丰富课程群内部结构,又给各教研(备课)组充分的自主空间,以彰显不同学科课程群的优势与特色,以及跨学科课程群的多样化探索。三、同步赋能,重点突破,推动“两翼”课程群建设在实践中,学校摸索出统分结合、同步赋能的“两翼”课程实施机制。每学期伊始,学校对课程群建设工作进行统一规划与部署,分别明晰学科课程群与跨学科课程群的建设目标和成果导向。同时,全程关注并指导具体实施过程。学期结束时,学校统一组织第三方评价,并督促各方及时盘点反思,为下一轮课程实施做好改进方案。这种统分结合的课程实施机制,充分保障了课程质量,务实且高效。(一)筑基提质:建构横向关联、纵向衔接的学科课程群学科课程群构建,要尊重学科本质及逻辑,界定与厘清学科内部各部分内容之间的横向关联。同时,依据不同课程功能的层级划分,呈现纵向衔接和进阶,满足学生对学科课程的差异化需求。学科课程群的建设主要由学校各学科教研组完成,各教研组根据本学科实际情况,组建课程群建设团队,规范各门课程的名称,编制“学科课程群实施纲要”,研制学科课程群结构图。“纲要”首先确立课程群的课程功能、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类别等,学科课程结构依据顶层设计实现课程的横向统整和纵向衔接。通过完成基于核心素养的结构化梳理,理顺了课程内容的关系,促进了课程结构的优化,提升了课程品质。实践证明,在学科教研组层面采用“自主选课、统一调控,结成小组,合作研发”的做法,能充分调动教师开发课程的积极性,既能实现课程建设的规模效应,还能对教师个体或群体教学特色、教学风格的形成产生积极影响。在此背景下,学校学科课程群建设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发展态势,在落实“五育并举”、融合发展方面不断突破。比如,高中语文课程群(见图1)的基础类课程涵盖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所规定的7个必修学习任务群和9个选择性必修学习任务群,主要依托统编语文教材来落实,要求全体学生必选,以确保每一位学生达到高中阶段基本、共同的语文素养要求。拓展类课程,既包括课标建议的汉字汉语专题研究、古代经典阅读、跨文化专题研讨、文学文化拓展等内容,也包括具有学校特色的读写实践课程(演讲与辩论、新闻访谈写作、主题故事写作等),供全体学生任选,以满足学生对不同发展方向、不同发展水平语文素养的追求。提升类课程,以大学先修、大中衔接类内容为主,旨在为那些在文学及相关专业有特长且有深入学习要求的学生提供专业研究和指导。图1:人大附中高中语文课程群结构图拓展类、提升类层级的大部分课程都属于校本课程,这些课程从内容维度主要涵盖文学、文化和应用,从实施方式维度可分为研读类、概论类和实践类。内容与实施方式两两匹配,组合出丰富多彩的语文校本课程样态,成为基础类课程的横向拓展或纵向进阶,为学生提供充分的选择空间。比如,“双新”实施以来,授课教师发现统编语文教材主要采取以阅读为核心的编排逻辑,对学生的写作明显关注不够,但从教学实际来看,写作能力恰恰又是高中学生的短板与刚需。于是,为了切实帮助学生提升写作能力,该教师在拓展类课程中开发了《主题故事写作》,这门课程从精心选择的主题入手,勾连教材与生活,充分整合课内外读写资源,为学生提供激趣、启智与赏心并存的读写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读写融合性实践,从思想见识、思维能力及语言表达等多个维度有效提升学生的书面语言输出能力。可以说,这门课程比较典型地体现了拓展类课程对基础类课程必要且有益的补充。(二)多态融合:建构跨学科、多样态、有特色的跨学科课程群依托经年累积形成的丰富的活动资源,着眼课程育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人大附中鼓励教师积极探索不同样态、各有特色的跨学科课程群。近年来,学校实施扁平化项目管理,围绕课程建设的核心任务组建项目小组,通过制度建设保障各项目小组密切沟通,实施主体更加多元,逐渐形成了“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课程实施和管理新格局。1. 劳动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国家课程中的劳动、综合实践活动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更好发挥这两门课程的育人功能,人大附中采用跨学科方式进行校本化实施。比如,通用技术教研组与生涯规划备课组融合学校、家庭、社会资源,开发生产劳动实践、校园劳动服务、传统工艺与生活技术、生涯规划与职业体验等四个模块,涵盖38个学习主题,涉及63位任课教师。学校创造尽可能多的劳动场域,注重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结合,以发展的眼光全面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技能、劳动习惯与品质、劳动精神等。研究性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内容。目前,学校已经创新形成了“基础研究方法+多研究领域”统分结合的课程机制,并在不断统整过程中形成独具特色的研究性学习课程群(见图2)。该课程群每年开设几十个研究领域,组成相互关联又独立的课程,分别由相关学术背景的教师担任导师,增加学生的选择性。比如,2021—2022学年高二研究性学习课程由全校70多位来自各个学科的教师参与授课、指导,为学生提供物理与能源、地理与环境、运动与健康、航天科技、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身边的化学、语言文学、图像文化、流行音乐、历史学、社会学及多学科交叉等42个可选择的研究领域。学生全员参与,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产生了352项研究课题。图2:人大附中研究性学习课程群结构图2. 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AI+X”人工智能课程群学校开设了近20门人工智能课程,形成贴近学生生活、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AI+X”人工智能课程群(见图3)。该课程群通过剖析人工智能的学科基础、核心思想、内涵外延,以大视野、大概念、大思维为主线来设计,横向跨学科、纵向分层次。横向跨学科,即在STEM学科整合的大框架下,从人工智能学科基础和应用两方面挖掘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创新点。纵向分层次,指面向学生的不同需求,呈现感知、认知与创新三个层次,与学校课程体系“基础→拓展→提升”的层级结构保持高度一致。图3:人大附中“AI+X”人工智能课程群结构图3. 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的多样态特色课程开发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是普通高中教育的目标,也是高中课程建设的基本立足点。在综合课程群建设中,学校特别重视根据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求及时、灵活地开发多样态的特色课程。为了切实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以通用技术教师为主体的备课团队开发了一系列指向真实问题解决的特色课程。以《鱼类“牧羊犬”——仿生机械鱼设计与制作》课程(10课时)为例。首先,教师抛出真实问题——设计一款可以在发生污染或灾害的地方引导鱼群脱离危险区域的机械鱼,引导学生综合各个学科的知识思考设计方案;之后,学生分组进行方案设计与实施;然后,探究鱼类引流原理、学习CorelDraw绘图软件、进行机械鱼外形设计并加工组装、探究机械鱼的传动机构、对机械鱼进行技术测试,形成测试报告;最后是机械鱼作品的展示、评价和进一步优化创新。10课时的学习构成了完整的真实问题解决过程,学生沉浸其中,综合运用物理、数学、技术、工程等多个领域的知识、技能和方法解决问题,真实体验结构与功能、权衡与优化、设计与创新等技术思想,进而提高设计创新能力,形成系统与工程思维、锻炼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比如,拓展类校本选修课程《故宫建筑文化研究》是人大附中跨学科特色主题课程的典型代表,该课程于2021年被认定为北京市普通高中特色课程。课程以故宫建筑为学习主线,引领学生对故宫建筑中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探究式学习。课程内容分为“故宫建筑与人文历史研究”“故宫建筑形制与工艺研究”“故宫装饰艺术研究”三个方向。通过项目式学习,教师带领学生由“形”至“神”深入了解和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学生具有更加宽厚的文化基础、更加崇高的精神审美、更加深刻的国家认同。总之,经过三年的普通高中“双新”实施国家级示范校建设,学校以“一核·两翼·三层级”课程体系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初显成效。丰富多样的课程充分发掘了学生的潜能,实现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教师的课程设计、研究与实施能力得到显著提升。近三年,学校以课程开发建设为主要研究内容的5项课题获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青年专项课题立项,3项获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立项。通过学校课程建设,人大附中特色发展得以彰显,高质量发展成为常态。(刘小惠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暨联合学校总校党委书记,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博士)原标题:人大附中:以“一核·两翼·三层级”课程体系推动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